扯鈴又名空竹、空鐘、空箏、扯鈴、風葫蘆、響葫蘆、地鈴,為一種中國傳統運動,初為宮廷玩物,後傳至民間並廣為流行。這種運動稱作扯鈴、抖空竹、抖空鐘、抖地鈴等等。扯鈴運動有著悠久的歷史,早在三國時期,曹植寫過一首詩《空竹賦》;宋朝時期,宋江寫過一首七言四句詩:“一聲低來一聲高,嘹亮聲音透碧宵,空有許多雄氣力,無人提挈漫徒勞。”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“春場”中有童謠“楊柳兒青,放空鐘”,證明此遊戲在中國已有較久的歷史。

明代劉侗、于奕正在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二中記述了空鐘(空竹)的製作方法及玩法。清代坐觀老人在《清代野記》中寫到:“京師兒童玩具,有所謂空鐘者,即外省之地鈴。兩頭以竹筒為之,中貫以柱,以繩拉之作聲。唯京師(指北京)之空鐘,其形圓而扁,加一軸,貫兩車輪,其音較外省所制,清越而長。

清代(西元1644~1911年),抖空竹已發展成為受人歡迎的雜技節目。雜技藝人們在原有花樣的基礎上,又創作出許多新的花樣和高難技巧。表演時與優美的舞姿和動聽的伴奏音樂融為一體,更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。在發展過程中,藝人們不僅表演抖傳統的車輪式雙頭空竹,又設計出陀螺式的單頭空竹,而且還可以把各式有軸之器物作為抖弄的道具進行表演。


扯鈴需要反應快、時間准、動作靈敏、協調在繩上、空中完成各種動作,過早過晚都要失敗,要選擇在最有佳的一瞬間來控制它,上下飛舞的扯鈴(空竹),眼做瞄、腰做扭、頭做俯仰並使用上半身做拉、拋、抖、盤、提、接,下半身做走、繞、跳、騙、落、蹬、追、轉、隨等動作。因此,扯鈴運動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反應、靈敏和動作協調的能力,扯鈴運動使上下肢的關節、肌肉、韌帶都得到很大的鍛煉,同時也使腰部得到鍛煉。而跳躍時,則不但要跳,腰部動作也很重要,上肢隨同擺動,有時頸部也要運動。連續跳躍,心跳可以加速。由此可見,扯鈴運動是一項全身運動,有時還很激烈。經常參加這項運動,不僅可使上下肢肌肉、韌帶富有彈性,關節靈活,而且可使心、肺系統得到全面鍛煉,起到增進身體健康的良好作用,對身心健康極為有益。


扯鈴運動原是民間雜技,之後因技術提高開始有了競技性質,並成為民俗傳統體育。扯鈴別稱為空竹分單軸和雙軸兩種。軸內是空的,每個軸上有孔四、五個不等,孔內用木片作笛以利發聲。連著軸有一個圓柱狀的把,把的中段稍細。空竹除木制、竹制外,亦有用茶壺蓋等器皿作代替物的。把空竹懸於系在兩根兩尺小棍頂端的細繩上,頂端都系一根長約五尺的棉線繩,繞線軸一圈或兩圈,兩手各持一棍來回拉動,便可產生旋轉並隨速度加快發出嗡嗡的響聲。 一般常見招式有:蜘蛛結網、拋接鈴變化、關渡大橋、望月、蜻蜓點水、金雞上架、猴子翻筋斗、鯉躍龍門、扯鈴繞腳、金手指、串繞、拋高、對拋、過橋等,也有用使用壺蓋、酒瓶、鍋蓋等器具成為了創意扯鈴。